公司新闻

6款不锈钢餐具4款不合格 “食品级”标签下藏猫

发表时间:2025-05-10 16:50

  “我买的不锈钢餐具,肯定是假货!”近日,深圳的李女士向长江云新闻()反映,她网购的不锈钢锅存在成分虚标的问题,商家自知理亏已全额退款。长江云新闻记者随机采购不锈钢餐具样品,经自测加仪器检测后发现,部分样品存在成分虚标、以次充好的问题。“食品级”标签下,到底藏着怎样的猫腻?

  李女士称,她在某家居品牌旗舰店网购了一个304不锈钢碗,“我觉得304和316这两种材料比较耐腐蚀,而是我是在官方店铺买的,应该没问题。”结果在用不锈钢检测液进行自测时,她发现了不对劲:“检测液马上变红了,根据试剂颜色对比,应该是301不锈钢。”

  在与平台客服进行沟通时,对方建议李女士提供国家检测中心的鉴定报告来举证,如果不能提供,只能给李女士办理退货退款流程。李女士表示:“我们平时根本接触不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所以我的投诉没办法进行下去,只能作罢。”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在电商平台及线下批发市场随机采购需要接触高温食品的6款不锈钢餐具,涉及汤勺、餐盘、儿童辅食碗等,其中销量最低的为百余件,最高的甚至超过13万件。

  虽然在详情页或商家宣传里标注了“304”或“316”,但是从产品实际外观来看,钢印模糊或不打钢印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食品级”标签易成营销噱头,“只要不打国标号,谁也管不着。”

  严谨起见,长江云新闻记者将样品送到金属回收公司,由检验员用基于XRF(X Ray Fluorescence,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光谱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记者参照 GB/T 20878-2024 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中不同牌号的成分要求进行了逐个对比,结果发现,在送检的6款不锈钢餐具中,有4款金属成分与宣称材质对不上,与记者自检的结果一致,假货率高达66%。检验员表示:“这4款样品是410不锈钢,我们行业内称之为铬铁。”

  某网店购买的保鲜盒(上文表格中的样品1),声称采用304不锈钢,但自测结果不符,经光谱仪鉴定后为410不锈钢,两者原材料差价2-3倍

  304不锈钢(食品级)含铬18%、镍8%,耐腐蚀性、稳定性强;而410不锈钢(工业级)镍含量不足1%,长期接触酸性、高温食物易发生氧化腐蚀,表面可能出现“锈斑”或“黑点”。

  为何要用410代替304不锈钢?该检验员称:“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利润空间会更大。如果按废料回收的价格来看,410大概是3000多元一吨,304是9000多元一吨;如果是全新的线的成品是五六千元一吨,304板材是快2万元一吨。”

  知名博主“老爸评测”曾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面上20款高销量不锈钢餐具进行检测,有14款与标注的牌号不符,假货率高达70%,甚至其中12个假货,无法和国标中的任何一个牌号核对上。

  尽管实验室数据客观,但消费者维权之路困难重重——部分商家称“只认CMA认证机构报告”,而市面上的专业机构鉴定,价格基本在1200元/件样品。协助记者检测样品的金属回收公司检验员表示,他们所使用的光谱仪这种专业仪器,价格更是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不锈钢餐厨具的鉴定,对于老百姓来说真的挺难的。”

  304和316不锈钢餐具耐摔、便宜傲世皇朝注册登陆又好清洗,既没有陶瓷餐具“矫情”,又没有硅胶餐难清洗的弊端,并且还有优秀的抗腐蚀性以及稳定性,成为消费者购买餐厨具的首选。

  不锈钢通常以铁作为基体,再加入铬、镍、锰、钼等金属冶炼而成,其中还会掺杂铅、镉等金属杂质。长期使用劣质的不锈钢餐厨具,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例如盛汤、在燃气灶上烹饪),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湖北省质检院轻工所检验员余航向长江云新闻记者表示:“劣质不锈钢中的铬和镉超标,这些重金属非常难以被生物降解,在人体内与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会干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如何选购到安心的不锈钢餐具,湖北省质检院轻工所检验员余航给出了以下几个标准,可作为购买不锈钢制品的指南(如图):

  余航特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不锈钢餐具时应认真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标注“食品接触用”标识,是否标注所用的材料类型和成分以及生产厂家的信息,执行标准必须符合GB 4806.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还应检查表面是否清洁,镀层不应开裂、剥落,焊接部分是否光洁,无毛刺、裂缝等。避免选购低于市场均价30%的异常低价产品。

  “此外,建议婴幼儿及孕妇群体优先选择陶瓷或玻璃材质餐具。消费者也可通过查看产品检测报告(要求商家提供)确认重金属迁移量是否符合标准。”余航表示。

相关资讯傲世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