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傲世皇朝_傲世注册地漏制造平台

精品地漏

欢迎来到傲世注册地漏制造平台

傲世皇朝注册平台 匠心营造

傲世平台10年专业高品质地漏研发生产与定制

咨询热线
傲世注册登录
当前位置:傲世皇朝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山東泰安:寧陽化工園區創新“三集”服務 打造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5-07-20 18:40

  在山東省泰安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産業協同發展中,泰安市寧陽化工園區堅持“三維+時間”的多層維度,打造和佈局協同發展新版本,用集採、集産、集智為新理念、新概念、新支點的“三集”服務,打造綠色、低碳、高端新未來,提升産業高品質發展新格局、新認知。

  在“三集”服務搭建起園區協同發展新框架後,更多化工企業集聚園區,促進了園區化工産業高品質發展。2024年末,園區化工企業達到37家,實現營業收入148.5億元。寧陽化工園區成功入選全省化工産業智慧化改造標桿園區,全省僅3家;華陽集團入選全省化工産業智慧化改造標桿企業。

  寧陽化工園區打造全長38公里、“六橫兩縱”的道路網路,構建了15分鐘公路、鐵路立體物流網路;投資30億元建成恒信高科鐵路物流園,銜接“一帶一路”;投資12.6億元的華東地區最先進的物流資訊和物流金融服務平臺,直接服務於大宗商品的採購,降低了大宗商品運輸、倉儲成本。

  園區打造7000多米公用管廊,管廊可同時輸送13種工業企業的液體産品,傲世平台登录地址為實現原材料“集採”提供了基礎保障,實現了園區項目間、企業間、産業間的物料閉路迴圈,年可節省物流費用1.5億元。僅明升達集團生産的蒸汽,就可以為園區近20家化工企業提供“迴圈動力”,價格統一,有效促進了企業發展和項目延伸,也整體推動了園區能源綠色發展。“園區通過建立綜合管廊、氣體供應中心、集中供熱、物流中心等整合化的公共輔助基礎設施,加強企業間能源、資源以及餘熱余能互相利用程度,支撐園區一體化建設。”寧陽化工園區服務中心主任張凱説。

  據了解,“集採”包括園區內與園區外兩個部分,園區內以原材料“集供、協供”實現“集採”;園區外以大宗商品煤炭、石油、天然氣的企業“團購”實現“集採”,形成“材料供需閉環體系”,全面降低企業採購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等,打造協同發展新樣板。

  “集産”的目的是實現産業集中,培養和壯大龍頭企業,實現産業在上下游協同過程中的抱團發展、迴圈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自開展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以來,市高端化工産業鏈專班以抓好基礎設施保障為工作出發點,累計投入資金70億元,推動管廊、危化品停車場、污水處理廠、園區道路、5G新基建等硬體設施建設,加快打造“新基建”體系。

  寧陽化工園區投資12億元建設中京鼎特資源配置中心,打造以“氣體島、動力島、環保島”為核心的産業生態圈,産值規模在35億元以上;實現4.88萬噸危廢、廢液內部處理,節約化工企業成本3000萬元。在實施中水回用過程中,保障了企業的生産用水供應,工業水廠日供水能力達6萬噸,年可節約用水570多萬噸,為産業的集中落地與生産提供了重要保障。

  據寧陽化工園區負責人表示,園區企業産生的蒸汽輸送給新泰迴圈經濟産業園,園區企業生産的大顆粒尿素為肥城化工企業提供原材料,加之園區內多家企業擁有全球行業話語權和産品定價權,真正建立了國際國內互連、市內共通的“大迴圈”體系,實現多方共贏。

  目前,恒信萬噸級氫能源項目建成全省第二大高純氫生産裝置,氫氣純度遠超國家標準,形成“制儲運加用”全産業鏈;晉煤明升達新上15萬噸啶、PPS特種新材料等下游項目,項目建成後,啶産能位居全球第一;亞榮化學新上15萬噸氫氧化鉀等20個下游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含磷阻燃劑生産基地,7個産品擁有全球行業話語權和産品定價權。

  沒有智力支援的産業,未來是空洞的、不可持續的,以人才、智慧為保障的新質生産力,是産業“長青”的沃土。

  泰安市高端化工産業鏈專班以調研為基礎,堅持登高望遠與實事求是相結合,強化産業規劃,全面摸清産業底數,以“市內+市外”“基地+飛地”的形式,聯合部署創新基地,打造未來創新協作示範區;與數字經濟産業鏈聯合構築“5G+AI+園區”模式,在化工園區建立有效數據分析模型,建成集安全、環保、應急為一體的綜合智慧監管平臺,直觀展示園區內企業之間“鏈鏈協同”場景。該專班引導亞榮與北京化工大學開展技術攻關;推動德諾森攜手浙江熒光劑生産工藝專業團隊,在項目中試上聚力實現鏈內産業協同,為産業高端發展、戰略發展、未來發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在相繼開展的全國奈米農藥青年科學家論壇、全國高端化工助劑論壇中,該專班不斷為鏈間企業牽線搭橋,引導企業在人才互補、産品配套、技術合作、市場分享等方面實現共用、共贏,推動化工産業全場景協同與協作。

  據寧陽化工園區負責人介紹,投資6.9億元建設的中京智慧産業園,形成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一體化科創平臺,吸引19家企業研發中心入駐。同時,園區與北京化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聯合建立中試基地和成果轉化中心,已建立的省級和市級研究中心、實驗室達46個,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4人,培養化工專業技能人才45人,被評為“省級專家服務基地”。

  “通過以‘集採、集産、集智’為基礎的産業協同發展模式,在安全、環保、綠色低碳方面,鼓勵企業之間開展資源迴圈利用合作,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廢棄物的減量化,是我們長期堅持的目標。我們將依靠泰安市‘産業大腦’,為企業畫像、為産業畫像,建立各類公共服務平臺,並在産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中,整合商品流、數據流、物流、資金流資訊,為銀行提供交易閉環、資金閉環的風控體系,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實現‘金融+園區’的金融協同發展模式,為中小企業、活力民企的發展保駕護航。”市高端化工産業鏈專班組長張金萍説。(蘇婷)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