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傲世皇朝_傲世注册地漏制造平台

精品地漏

欢迎来到傲世注册地漏制造平台

傲世皇朝注册平台 匠心营造

傲世平台10年专业高品质地漏研发生产与定制

咨询热线
傲世注册登录
当前位置:傲世皇朝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如东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为新材料企业提供全方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5-07-20 18:40

  傲世平台注册南通睿理、纳慧(南通)、南通纳微、江苏申元4个项目完成公司注册;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基负极材料项目施工设计图完成;生物合成介质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启动……作为江苏省首批三家化工中试基地之一,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自5月28日开园以来,首批入驻的6个化工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化工中试是指化学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在实验室试验成功后、大规模量产前,为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探索解决工业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一步”。如何跨过这一步?跨过之后又该怎么办?17日,记者前往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寻找答案。

  从实验室里“摇瓶子”,到进入工厂“批量生产”,化工中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创办这个中试基地的目的,就是帮助更多科学家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步。”作为基地三大运营方之一,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深耕纳米微球材料领域近20载,深知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不易,尤其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受国内中试基地缺乏、转化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科研成果难以跨越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

  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是在省工信厅支持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试点示范平台,由江苏洋口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全球纳米材料龙头企业纳微科技、国内知名院校北京大学苏南院共同投资设立江苏纳洋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主要为意向项目提供立项、评估、人才招引、科创贷款等方面的相关服务。”江苏纳洋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束跃军介绍。

  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共建有8幢甲类厂房、3幢甲类仓库、1幢综合实验楼,重点聚焦纳米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纤维新材料、功能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方向,配备12个中试项目实验室,1个技术与检测共享平台,全套5G智能监控系统以及完备的公辅设施,不仅能满足当地化工新材料企业产业延伸需求,还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项目前来落地转化。

  “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束跃军说,“政企校”三方协同合作,既整合了政府的政策资源、企业的产业化经验,又嫁接了高校的科研力量,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创新生态。据了解,已入驻的6个项目中,有5个由纳微及北京大学苏南院牵线个为园区落户企业产业延伸项目。

  “基地开园后,我们第一时间对接入驻项目,启动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南通睿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已进入审图阶段,有望于下月取得施工许可证。”束跃军介绍,预计到今年底,进度较快的两个项目可实现试生产。

  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基负极材料中试项目是国内唯一的以“多孔硅包碳”为技术路线的硅碳负极项目,定位于百吨级中试产线的建设和运行,为未来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做关键性调试;南通纳微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的生物合成介质项目有望于本月立项,该项目由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多位研究员联合创立,主要从事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中试。

  据了解,首批入驻的6个中试项目均聚焦行业前沿,致力于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中试基地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介绍。

  江苏申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端特种尼龙项目包含长链尼龙弹性体、耐高温尼龙等产品,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改变国内相关产品供应受限的现状;希核新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的核纯级离子交换树脂项目,由希捷新能源、东南大学博导团队及美高微球三方共建,中试主要产品为核级离子交换树脂;纳慧(南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Janus材料的吨级制备与界面工程应用项目,由清华大学杨振忠教授团队作为主要技术支持,是Janus纳米微球全球首次中试放大;极纯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高纯半导体前驱体电子化学品及新型吸氧材料项目,其新型吸氧材料可高选择吸附氧气,抽真空即可脱附,材料为世界首创。

  “化工中试基地是链接高校、研发中心的‘稀缺资源’,是推动园区新材料产业创新升级的新解法。”如东县政府党组成员、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梁将中试基地比作“产业磁铁”,未来,借助这一孵化器,洋口港能够吸引更多新材料领域的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事实上,洋口港已具备良好的新材料产业基础: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威名绿色锦纶项目这两个百亿级新材料项目均已在园区投产运营;总投资超7亿美元的外资新材料项目——科森绿色聚酯新材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新材料作为如东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已超500亿元,而洋口港贡献份额占到六成。

  中试基地的建成,将让这一产业基础如虎添翼,并与园区现有布局形成互补。“中试基地配套有600亩化工用地和1400亩非化工用地,为中试成功项目提供产业化空间。”周梁介绍,目前,该区已形成了从丙烯腈到聚丙烯酰胺的水处理剂产业集群,以及从PX到聚酯、从环己酮到尼龙6的涤纶锦纶产业链。后续,随着入驻项目陆续完成中试,就地产业化,洋口港新材料产业布局将更加完善。

  与此同时,更长远的布局也在加紧展开。洋口港正在建设高标准科创孵化中心,计划本月投入运营,将从最前端发掘有潜能的初创团队;规划建设的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将以中试基地为核心,吸纳更多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本报记者 徐书影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